稻渔综合种养工作总结:
今年我市在总结去年稻渔综合种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今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工作,计划总的发展规模达到14.7万亩,比去年提高了15%,实现了“十三五”末目标。生产企业达到23.33家,其中省、市、县有5家水产种业企业参加。为确保新突破的技术及推广,基地企业纷纷加大对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力度,同时加强了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使技术进步迅速,带动辐射效果明显。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共向300多户农户推广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为了使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去年种养单位除了严格按照省农委下达的试验、示范、培训等种养技术要求进行以外,还积极与广西大学等高校联合在多家专业院校进行合作,通过“稻渔共作”的形式,把稻田养鸭等稻田经济技术进行了集成与示范。为提升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今年,基地水产种苗购进的新增800只,还聘请了广东海洋大学水产技术专家及一些水产科技专家,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稻田开展综合种养技术的培训。
抓好莲藕规模化生产,催生农业经济大发展
由于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稻田利用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区农林局相关领导的主持下,该区将原来种植水稻一年两熟作物改为莲藕、水草、荸荠、水浮莲等水生蔬菜,实现水稻周年种植、周年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其中,莲藕种植占到总产量的60%以上,水草种植占到总产的30%以上。多年来,该区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增加农民收入。今年5月起,该区在全区200多个行政村设立了800多个农业种养基地,使这200多个行政村的村级组织、农技员、种植大户等科技人员走上了稻田综合种养的道路。据了解,稻田综合种养已成为中下游水体充分利用稻田丰富生产力的一个新的模式,具有种、养结合、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是目前稻田综合种养最具规模、最具效益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