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良种养殖繁育销售、技术服务、生产供应及休闲观光休闲旅游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新格局,该县对100头以上牛的良种繁育基地和农交公司进行全面的技术服务,并将培训、咨询、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及时为群众解决技术难题,为育龄母牛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使广大育龄母牛户逐步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扩大良种养殖繁育规模。大力推广应用高泌乳牛、泌乳犊牛的遗传稳定、适应性强、杂交后代多的良种,引导广大育龄母牛户坚持做优做强、绿色发展的农业新思路,重点发展以白酒花牛、肉牛和绒山羊为主的饲草生产和青贮饲料加工,采用良种良法推广“四改一”的扩繁方式,实行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目前,全镇已建成100多个良种示范点,带动全镇共建立100多个良种良繁基地。
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加强疫病防控,大力推进牲畜水产品、奶业和农村合作组织标准化。农闲时节,除了做好牲畜疫病防控,还可以采集信息发布,提高肥、牧户养殖水平,并实施“双改”,“双改”即:改散户为专业户;改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合作社;改单一喂养品种为经国务院批准的绿色食品农产品,以市场价格转好的品种;改化肥为多元复合肥为多元复合肥;改农桑废弃物为优质农家肥。不断加强种子、粪污无害化处理监管,有效解决畜禽养殖粪污治理难题,目前,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稻已获国家级杂交水稻商业化生产示范基地称号。实施“公司+基地+农户”,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进一步提升杂交稻产业化水平,大幅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为促进“双改”增加农民收入。
九、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园
依托高新区的滨水、石门、清水河流域大力发展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种植,并建设了滨水市岩寺、石门、石川等镇亲菜、药膳、桂味等原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培育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生态种养、种养结合,以“公司+基地+农户”、“三变三”为主要模式,实现农作物周年均衡供应。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十、打造全域大厨房
以“滨水生态农业园”为依托,依托滨水环线、长三角水产品等龙头企业,集群连片打造集中连片优势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县内外最大的优势农产品市场集中地,吸引更多“菜篮子”产品供给,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举办首届农博会,积极开展生产基地种植技术和经验交流,推进农业科技化、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培育“菜篮子”产品市场品牌,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绿色、高效为标志,通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加工产业,建立集农产品生产、餐饮、旅游、有机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以“大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龙头的辐射模式,形成了多地优势特色农业带,成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