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姜怎么栽培1、栽培时间
栽培种植野姜可以在每年的春末初秋进行,此时的温度较为适宜,有利于野姜快速的发芽生长,具体的栽培时间是每年春季的3月份到4月份,或者秋季的8月份到9月份,因为此时的温度能够稳定在15度以上。
2、选地整地
野姜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在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种植最为适宜,栽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施肥,将土壤中的虫卵和杂草等清理干净,并且将土壤整细整平,使野姜根系可以正常呼吸。
3、种植方法
种植野姜时,需要将健康无病害的根茎取出,再把根茎放在消毒药剂中浸泡10分钟,为其消毒灭菌,然后即可将野姜切成小块,每个小块上带有1-2个芽眼,最后将其栽种到土壤里,并浇一次水,使野姜快速适应环境。
4、田间管理
野姜是一种比较耐旱的植物,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天气变化来浇水,如果土壤过于干旱,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会使得野姜叶片枯萎死亡,但是如果土壤过于湿润,又会导致野姜根部溃烂,需要定期观察土壤,当发现土壤中有积水时,需要立即排出。
5、花期管理
野姜花期时,需要将植株放置在阳光下进行养护,避免其被强光灼伤,也需要每隔一个月施肥一次,肥料可以选择稀释过后的磷钾液肥,促进野姜旺盛生长。
二、病虫害防治
1、白星病
(1)白星病又叫星形花叶病,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植株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点,导致叶片上出现黄白色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死亡。
(2)白星病发病初期需要及时将病株去除并集中销毁,再喷洒除菌药剂,每隔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即可。
2、炭疽病
(1)白星病主要发生在温室种植的中后期,高温高湿的环境比较容易发病,它可以通过昆虫进行传播。
(2)定期喷洒除菌药剂,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但是要注意在喷洒药剂的时候,不要喷到叶面上,因为病菌会从伤口处进入到叶片内进行感染。
3、蚜虫
(1)蚜虫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白星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温度超过30°C时,蚜虫会从气孔直接吸食其中的汁液,如果不及时处理,白星病的虫害就会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