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枞栽培种因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其病虫害少,生产出的成品菌肥均匀、质量优良。
出菇前的管理:
一、出菇期管理。出菇前要保证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和土壤湿度达到90%以上。出菇期间,可在上午10点到下午5点开始。第1次、在出菇前应保持菇室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可每天通风2次。根据气温情况掌握好揭膜通风时间,夜间盖好草帘后,只揭开、盖上,以利于通风换气。
二、温度调控。气温过高时,菇蕾的生长发育得不到水分的供应,导致菇蕾干枯,很难采收。温度过低时,菌丝体会产生出子实体的抵抗能力,导致菇蕾死亡。但是,菇房温度过高也不利于优质高产。因此,在出菇期间要尽量少通风。
三、水分管理。菇棚水分管理要控制在65%左右,以干湿交替,出菇水一定要掌握在无水时进行。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新鲜度,以利于菇蕾的形成。
四、增肥增水。将菇棚土拉到距离地面1~2厘米处,用尿素中和。结合补水,每平方米料放人1公斤尿素和0.5克磷酸二氢钾,加水稀释后喷施。
五、采摘。若菇盖边缘和刚采下的菇柄在潮湿时已经展开,就不要急于采摘。应等到第二天再采摘。采摘时轻轻的将基部菇蕾和菇柄去掉,待菇体长到12厘米左右后再采摘,并在菇体长到16厘米左右时再分级采摘。采摘的时候要根据基料干湿程度而定。采收菌柄时要尽量轻摘轻放,采下后立即放入清水中浸泡,待菇体变软后再冲洗,然后再沥干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