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茄子山慈菇栽培海拔高1000米,株距在50米左右,每亩可种200-210株,一年可以采收7-8次。选用稻草帘作育苗床时,应当以5米为标准,在播种前需要开35cm的沟深,并在苗床上铺上15cm的泥床。
山慈菇扦插及管理新的扦插苗床,如有长出嫩芽时,需要及时的进行1次的追肥,并将苗床周边的杂草清除。在扦插成活之后,则需要在幼苗的第5-7天的时候,对其追施1次稀薄粪水,之后每采收2次,就需要追肥一次,还需要追施1次复合肥。注意,要在施肥之后需要立即浇水,浇水要在土壤干燥的时候进行。
4、山慈菇的病虫害防治
山慈菇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
4.1根腐病和锈病主要危害山慈菇的根部,其次是叶部,病斑从叶柄基部蔓延至茎基部,导致整个苗期枯萎。而锈病主要是为害幼苗的茎基部,导致整个幼苗死亡。
4.2叶斑病和锈病危害叶片,病斑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颜色为浅绿色或者黄绿色。而锈病则危害叶片,开始时病斑为黄色,慢慢变成黄褐色,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5、山慈菇的种植
4.1栽培管理
4.1整地
选择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在栽培前需要深翻土壤,消灭病源,翻地时需要清除掉田间的杂草。
4.2科学施肥
为了使山慈菇生长的更好,需要在播种前需要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然后需要深耕土地,将肥料均匀的撒在地面。
4.3防治病害
山慈菇在种植的过程中,病害很容易发生,在加强田间管理的同时,需要及时的喷洒农药进行防治。在山慈菇出苗的前两周,每隔五天喷洒一次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地下害虫的出现。
5、适时采收
种植山慈菇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在播种后的三周之后,待植株的高度达到二十厘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采收。